得不偿失的“假离婚”闹剧
2021-01-27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呢?有人回答说爱情,也有人回答说时间。而在今天的案例当中,还有一个回答,那就是在上海限购政策下的房子。陈丽华,是一个单身母亲,在女儿上学的时候就与前夫离婚了。陈丽华一个人把女儿带大成人,非常不容易。如今,女儿名校毕业,且事业有成,在上海的一家500强企业上班,让陈丽华感到十分自豪和欣慰。而同时,陈丽华也心疼女儿一人在异地他乡打拼。
为了尽力改善女儿的生活条件,陈丽华坚持让女儿单独租了一套小面积的整租房,房租由陈丽华和女儿对半承担。然而时间久了,上海高昂的房租和消费还是让陈丽华母女俩感到有些吃力。租金源源不断地付出去,让陈丽华觉得有些心疼。而上海房价的不断上涨,这让陈丽华看在眼里,有些眼红心热。在她心中,早已有了个想法,要是能趁着这一波房价的上升,在上海买一套房子那就好了。如此一来,不仅能做一波投资,女儿住着自家房子也安定些。
然而上海苛刻的房屋限购政策,却将作为外地人的陈丽华母女拒之门外。要熬到女儿拿到在上海的购房资格,那得是一场多么漫长的等待啊。可这购房资格,是着急不来的。陈丽华再怎么心痒痒,也只能在网上看看房子,过过眼瘾。一天,陈丽华趁闲暇逛房市之际,看到一套位于上海宝山的二手房,很是合她的心意,价格也在接受范围之内,便随口和房产中介聊了两句。
碍于没有购房资格,陈丽华本来只是想随便了解了解,可房产中介的一席话却让她感到茅塞顿开。中介告诉陈丽华如果想快速获取上海的购房资格的话,需要在陈丽华的户籍上进行一定的包装,最好的方法是和沪籍人士组成家庭。陈丽华可以等房屋购买完成以后再离婚,这个对她的生活是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的,有很多外地的客户都是这样买上房子的。
这房产中介一边说着,一边给陈丽华发了好几个通过“假结婚”在上海买上房子的案例,看得陈丽华十分心动,就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似的。于是,她不久便跑了一趟上海,带着女儿一起看房去了。这不看还好,看了后,母女俩对这套房子都是越看越喜欢。
对于“假结婚”这个所谓的“包装”方式,陈丽华虽然感到有些犹豫,但内心深处难免还是有些蠢蠢欲动。毕竟自己已经是人到中年,之前失败的婚姻也让陈丽华对婚姻不再抱有太多的期望。除此之外,陈丽华还听说过不少通过假结婚或假离婚成功买上房的案例。这样想来,自己和女儿能在上海买上房子,过得安定,等房子买好了再离婚,也没有什么损失。陈丽华想来想去,觉得交一点包装费和中介费,换得一个上海的购房资格,不吃亏。
当年年底,陈丽华与该套房屋的出售方老刘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约定总房价款为455万元。同时,双方还约定了,陈丽华保证在签署协议时其具备购房资格。第二天,买卖双方签订了《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在合同中特别写明了相关的房屋限购政策,约定不符合限购规定的一方需要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一心以为自己能够获得购房资格的陈丽华当日便与中介公司签订了一份《包装过户特别协议》,约定陈丽华支付中介公司18万元“包装费”,由中介公司负责为陈丽华包装过户并承担包装失败导致过户不成功的一切后果。
陈丽华满心期待的签了合同,随后便支付给了房屋出售方老刘第一笔购房款共计137万元,还支付给了中介公司5万元的包装费。而中介公司这边呢,也相当尽职尽责的帮陈丽华找到了她的“结婚对象”,一名上海市户籍且名下无房的单身男士,金勇。为了促成房屋购买的尽快落实,陈丽华与金勇很快便去登记结婚了。
登记结婚后,陈丽华拿着结婚证,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心心念念的房子唾手可得,于是开始四处奔走,开始忙着贷款,登记等等购房的相关事宜。可让陈丽华大吃一惊的是,当她拿着房屋买卖合同到房地产交易中心备案时,工作人员却告知她说:根据上海的相关限购政策,陈丽华必须提供她在上海缴满5年社保或个税的证明。然而陈丽华并不在上海工作,自然没法出示所需的证据。因此,在她所购买房屋的房产证上,还必须要登记有她的“配偶”,也就是她假结婚的老公,金勇的姓名。
自己花真金白银买的房子,产证上居然还要写上一个自己只见过一面的陌生男人的名字。到时候万一出了什么事,岂不是要来分她的房产?陈丽华听后只觉得荒唐至极,大叹自己是上当了,当时签合同时,那里面的条款又多又复杂。陈丽华越想越觉得,是房产中介没有详尽的把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一一给她解释清楚,忽悠着她就把合同签了。另外,就在陈丽华办理购买这套房屋的各种相关手续时,这套房屋的价格居然跌了不少,这让本来有心买房做投资的陈丽华一下子心里就没底了。陈丽华又气又急,赶紧找到了房产中介,要求终止这场交易,并拿回自己付出去的首付款和包装费。中介却说当时他已经把限购的条款都放在陈丽华面前,也说过产权登记的事情,是陈丽华自己搞不清楚。
于是陈丽华先后将房屋出售方老刘和房产中介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解除交易过程中签订的全部协议,并拿回137万元的首付款以及已支付的5万元包装费。此外,还要求老刘和中介公司赔偿购房损失和违约金。在陈丽华提起诉讼之后,法院委托评估机构对房屋的价值进行了评估,最后确认,该套房屋市场价下降到了401万元。
而另一边,房屋的卖家老刘却是欲哭无泪了。自己好端端卖个房,居然还被告上了法庭?明明签合同的时候还保证了,买家陈丽华是具备购房资格的,而且合同中还白纸黑字的写明了限购事宜以及相关责任。老刘觉得,自己被陈丽华蒙在鼓里,丝毫不知道她不具备购房资格的事,现在居然还恶人先告状要来告他?事情搞到现在,他的房子也没卖出去,反而还跌价了。这让老刘一想起这事儿就气不打一处来。于是老刘这边也向法院提出了反诉,要求陈丽华赔偿因为她违约造成的房屋延迟出售的价格下跌损失54万元。
同时,陈丽华的另一个被告,房产中介,也说自己冤得很。他们认为陈丽华假结婚购房是她和中介协商一致之后,陈丽华自己做得决定。包装合约也是白纸黑字的签好了。而此后呢,房产中介也按照约定帮助陈丽华取得了购房资格。至于产权登记的事情,当初签合同的时候是跟陈丽华明确说明过的,不能直接登记在她一个人名下。房产中介声称,之所以最终买卖合同未能履行,就是因为房价下跌了,所以陈丽华才反悔了,不想买了。
这下可好,三方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可事实真是这样吗?本案中,陈丽华在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不具备购房资格的。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仍然坚持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最终又因为限购等因素导致买卖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这当中造成的一切损失,理应由陈丽华自行承担。除此之外,陈丽华作为违约方,还应该承担合同不能履行的违约责任,赔偿卖家老刘由此产生的实际损失。所以,老刘所提出的,要求陈丽华赔偿因房屋延迟出售所造成的损失是合情合理的,至于具体款项,需要由法院结合该套房屋的市场表现进行裁决。
而至于陈丽华与房产中介公司,他们之间所谓的包装协议本身就是无效的。这份协议的起草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规避上海市住房限购政策,使得本身不具备购房资格的陈丽华获得购房资格。像陈丽华与房产中介公司这样的行为,实际上妨碍了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秩序,损害了公共利益,对于其他购房者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而陈丽华要求退回的5万元包装费,由于是房产中介公司出于非法目的所收取的报酬,理应被认定为非法所得。
最终,在法院对这两起案件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后,认定陈丽华应自行承担由此给她自己所造成的一切损失。不仅如此,法院还判决卖家老刘返还陈丽华购房首付款137万元,陈丽华补偿老刘房屋差价损失40万元。此外,出于维护公共利益,促进房地产市场管理秩序规范的目的,法院对房产中介公司收取的5万元包装费予以收缴。
本想买套房,不想却因为妄图钻法律法规的空子,而赔了夫人又折兵。房子没买成,反而无端赔进了45万。要是再算上打官司的费用,时间成本,以及耗费的精力,这一笔账,怎么算都是得不偿失。这回,陈丽华算是得到了教训,也给我们大家都敲响了一个警钟,想要走捷径,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倘若这是一条企图绕开法律法规的捷径,那是万万走不得的,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